近日,“ICPO FAP (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成纖維細胞活化蛋白)診療學峰會”在德國正式舉行。此次峰會旨在推進分子精準腫瘤治療在國際領域的創新,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途徑。受疫情影響,會議以網絡直播形式召開。作為峰會贊助商,煙臺藍納成多名專家在峰會上作報告或受邀參與專題討論,包括:藍納成創始人之一、首席科學家、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和工程學院終身講席教授陳小元教授,藍納成首席醫療官、新加坡國立大學終身助理教授張靜靜博士和藍納成臨床醫學顧問陳皓鋆博士,此外東誠藥業集團商務拓展項目總監謝智乾、以及東誠安迪科商務拓展項目經理佟明擁全程參會。
本屆FAP峰會匯集了行業內世界級的核藥大咖,與會專家廣泛深入地分享了在FAP靶向診療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探討了FAP靶點的開發歷史以及在診斷、治療領域的現狀及發展愿景。
陳小元教授在發言中介紹了EB (Evans Blue) 作為人血清白蛋白經典結合劑,在核藥診斷和精準治療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潛力,并著重分享了由藍納成研發的FAP靶點創新核藥177Lu-LNC1004在影像、延長體內循環和腫瘤攝取、抗腫瘤療效、以及首次人體數據方面的卓越表現。
陳皓鋆博士在發言中介紹了放射性核素標記靶向FAP分子探針在腫瘤的診斷和治療中已取得一系列研究進展,指出FAPI將來可能是繼PSMA和DOTA-TATE之后又一擁有廣闊臨床應用前景的診療一體化放射性藥物前體。作為治療性放射性藥物,陳皓鋆博士重點介紹了可提高FAPI腫瘤攝取并延長腫瘤滯留時間的新策略,包括藍納成研發的FAP靶向放射性藥物177Lu-LNC1004、68Ga-FAPI-RGD在腫瘤診斷及治療中的應用,這些新型的研究策略有望提升以FAPI為載體的核素治療效果。
張靜靜博士在峰會作為5名受邀嘉賓之一參加FAP治療專題討論會,探討如何提高 FAP Therapeutics 的臨床應用、FAP 靶向核藥治療對臨床患者管理的影響,并基于自身在核藥治療領域的臨床經驗,分享了FAP治療取得成功療效的關鍵因素,并強調了核素治療中不同實體瘤的特點、靶向FAP藥物的腫瘤攝取和充分的腫瘤滯留時間等治療關鍵因素,并特別指出177Lu-LNC1004的臨床優勢。
煙臺藍納成作為東誠藥業的核藥創新研發平臺,致力于1.1類放射性診療一體化創新藥物的研發。目前,首批在研的6個創新核藥,已于今年起陸續在中美申報。今年7月,該平臺首個放射性藥物——氟[18F]思睿肽注射液獲批,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